自稱行山達人、「細個0係鄉下成日擔百幾斤柴上山」0既老豆跟幾個工友即興說要去吊燈籠行山,我也即興參加。雖然我在香港也有多次行山經驗,但多數都係行STANDARD的路線,像吊燈籠這種高難度的路線實在唔敢自己同朋友去。難得今次老豆0係度,仲有幾個大漢傍住,就算我唔行惦,佢地都應該搞得的惦,於是膽粗粗決定去馬。
出發那朝才第一次見幾位同行的世叔伯。不出所料,都是在新界時行山幾經常見到的那些打扮隨意、沒什麼professional 行山裝備、邊行邊播住七八十年代流行曲的阿叔。但經驗告訴的,行山最勁的往往不是那些一身專業行山裝備的那些人,而是眼前這種不需任何 professional gear、隨便在山邊找根樹枝作行山扙、打扮比較草根、 就咁 t-shirt 牛仔褲爛波鞋舊背囊行上山的阿叔。他們擁有的是我們城市長大的人所缺乏的行山 sense 和行山智慧。
世叔伯行山不用地圖不用apps,主要憑直覺及經驗尋找上山的路。不過上吊燈籠的路不易搵,加上不是 standard 行山路線,官方路標欠奉,我們一直在山腳徘徊,找不到上山的路。世叔伯們在一個疑似路口探路,看看應否在此「摌」上山。
此時有幾個溜狗的老外迎頭而來,就嘗試問一問他們知不知道哪裡上山。幸運地幾位老外都真的上過吊燈籠。他們說這裡是落山的地方,上山的地方應該在前方,走行20分鐘經過一爛屋不久就會見到一個警告牌,上山的路就在警告牌後了。老外說山上風景很好,但上山的路 very dangerous。我們就按他們的指示,找警告牌。
老外沒有點錯我們,不久我們就找到上山的警告牌了。警告牌其實是說前方山路崎嶇,建議大家不要上山,也沒有提及前面就是吊燈籠。如果事前唔做功課,或者唔問人,根本找不到上山的路。
之前從網上得知上吊燈籠有東南西北幾條路。但功課做得不足,已經唔到我選擇邊條路上山了,總之有路就上。 行過警告牌不久就是崎嶇的上山路。開頭還可以用行山扙借力,但上到山腰,山路就變得陡峭,已經唔可以再用行山扙,而係要戴上手套、利用石頭及樹枝、草根等借力「擒」上山去。加上浮沙碎石多,真是一步一驚心。不斷的手腳並用「擒」上山令手短腳短的我感到非常吃力,說不出話來。偶然回頭看看,景色的確十分壯觀。但我已經沒有閒情拿出相機影相,只是默默地繼續「擒」。而老豆跟幾位世叔伯似乎不把這些路當作一回事。當我已經攰到唔想講野時,他們繼續邊行邊談笑風生,有時又研究山上的植物、中藥,一臉輕鬆自如,這就是「高人」跟「永遠榮譽新手」 (行左十年山都仲係新手)的分別哦 !! 後來上網對照其他山友的照片,估計我們上山的路應該是東脊吧。
出發那朝才第一次見幾位同行的世叔伯。不出所料,都是在新界時行山幾經常見到的那些打扮隨意、沒什麼professional 行山裝備、邊行邊播住七八十年代流行曲的阿叔。但經驗告訴的,行山最勁的往往不是那些一身專業行山裝備的那些人,而是眼前這種不需任何 professional gear、隨便在山邊找根樹枝作行山扙、打扮比較草根、 就咁 t-shirt 牛仔褲爛波鞋舊背囊行上山的阿叔。他們擁有的是我們城市長大的人所缺乏的行山 sense 和行山智慧。
世叔伯行山不用地圖不用apps,主要憑直覺及經驗尋找上山的路。不過上吊燈籠的路不易搵,加上不是 standard 行山路線,官方路標欠奉,我們一直在山腳徘徊,找不到上山的路。世叔伯們在一個疑似路口探路,看看應否在此「摌」上山。
此時有幾個溜狗的老外迎頭而來,就嘗試問一問他們知不知道哪裡上山。幸運地幾位老外都真的上過吊燈籠。他們說這裡是落山的地方,上山的地方應該在前方,走行20分鐘經過一爛屋不久就會見到一個警告牌,上山的路就在警告牌後了。老外說山上風景很好,但上山的路 very dangerous。我們就按他們的指示,找警告牌。
老外沒有點錯我們,不久我們就找到上山的警告牌了。警告牌其實是說前方山路崎嶇,建議大家不要上山,也沒有提及前面就是吊燈籠。如果事前唔做功課,或者唔問人,根本找不到上山的路。
之前從網上得知上吊燈籠有東南西北幾條路。但功課做得不足,已經唔到我選擇邊條路上山了,總之有路就上。 行過警告牌不久就是崎嶇的上山路。開頭還可以用行山扙借力,但上到山腰,山路就變得陡峭,已經唔可以再用行山扙,而係要戴上手套、利用石頭及樹枝、草根等借力「擒」上山去。加上浮沙碎石多,真是一步一驚心。不斷的手腳並用「擒」上山令手短腳短的我感到非常吃力,說不出話來。偶然回頭看看,景色的確十分壯觀。但我已經沒有閒情拿出相機影相,只是默默地繼續「擒」。而老豆跟幾位世叔伯似乎不把這些路當作一回事。當我已經攰到唔想講野時,他們繼續邊行邊談笑風生,有時又研究山上的植物、中藥,一臉輕鬆自如,這就是「高人」跟「永遠榮譽新手」 (行左十年山都仲係新手)的分別哦 !! 後來上網對照其他山友的照片,估計我們上山的路應該是東脊吧。
從半山的一個較平緩的山坡上拍下的印洲塘景色
一班世叔伯
接近山頂的路又忽然變得較平緩。可以影吓氣勢相
神氣的到此一遊照背後包含了多少汗與辛酸...
出發前天色相當不錯。可惜上山不久天色轉差,山頂上的景色也大打折扣。這是從山頂望向荔枝窩及深圳鹽田一帶。
山頂望向印洲塘
都是煙霞
我們上山頂不久又陸續來了約十個行山客,但都不是從我們上山的路上來的。在一個似乎相當熟路的山友指示下,我們循據說比較容易的西脊落山。山友說這路「鬆人」最快。西脊雖然相對容易,但絕不興鬆。近山頂一段都是草高及人的密林,而且斜同多碎石,另我走起來更是小心翼翼,落後於一班世叔伯。接近山腰的一段斜到要扶繩落。扶繩路完畢,又見那塊前路崎嶇、叫人不要前行的警示牌。我們今日挑戰「唔係路」嘅路線經過5小時後終於暫告一段落,可以行番正常路歸家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