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6日 星期五

坐火車,迫地鐵

這天坐火車上班,突然很想寫一篇關於火車的文章。畢竟,我花在火車上的時間實在太多了。


我每星期有六天從上水坐火車到尖沙咀上班,車程每天90分鐘‧由於上水出市區的交通選擇甚少,基本上上水人都得依賴火車作通勤之用。我對火車的熟識程度是,不用留意廣播,不用留意車站名,只需向窗外瞄一瞄,便知道自己的位置。有時在火車上打瞌睡,火車快到目的地時總能條件反射地醒過來。記得一次跟同事唱通宵 K後回家,從旺角上車後不久已迅速進入昏睡狀態,完全失去知覺。然而當火車離開粉嶺站駛向上水站時,我竟能及時醒了過來,自己也感到嘖嘖稱奇。


我對火車是有一定的情意結。家住將軍澳的阿君告訴我她喜歡地鐵之於火車,我大惑不解。坐地鐵,怎可能較坐火車舒服 ? 火車有卡位,窗外有山有水有海有街景,坐在車上,就是不看書,不聽歌,單是看看風景也可以很享受; 相反,坐地鐵,能看的只是廣告版和設計單調沉悶的月台,坐位擠迫,又沒有卡位。坐在金屬椅上跟對面的乘客面面相覷,很是尷尬,教人不知道該將目光投射到哪裡。究竟望著對面位的麻甩佬好,還是望著地板作思考狀好呢 ? 此外,地鐵行駛時車身比火車 搖晃,看書看雜誌是不行的‧想聽 MP3,地鐵行駛時又比火車更嘈,也不行。坐地鐵,純粹是將你迅速地從A點送往 B點,沒有半點額外享受可言。坐地鐵,怎會較火車舒服呢 ? 當然,如果火車冇位坐要迫,那跟迫地鐵倒沒什麼分別。


我想,阿君說她比較喜歡坐地鐵,是因為她自少便習慣坐地鐵,對地鐵有一定情意結,正如我對火車有情意結一樣。


當然,火車也不是沒有缺點的。畢竟坐火車的自由行和草根階層較多,火車上少不免會有較多人用手機「演講」或把垃圾棄置在車箱內。頭卡更不時有中年麻甩坐在地上阻塞通道。車箱內播放的有線新聞/ 娛樂新聞很吵耳,擾人清夢; 夏天時月台熱得像蒸籠,在月台等幾分鐘車也教人受不了,化妝的話很快會溶掉; 近來上水站經常有水貨客在月台聚集分貨,把上水火車站弄得像廣州火車站,很是討厭。


但我仍然慶幸自己不屬迫地鐵的一群。試想想,一個鄉下人或一個住在歐美不知名小鎮的老外於繁忙時間看到金鐘地鐵站月台或旺角地鐵站各出口的奇景,他一定嚇呆。他不能明白那些不斷湧進地鐵站的人,究竟從哪裡來? 為什麼地鐵班次那麼頻密,月台還是那麼多人?


迫地鐵是很「city」很「香港」很「九龍」的一件事情,聽來比較高尚; 坐火車是很「新界」的一件事情,感覺較草根。見識過放工時間金鐘地鐵站月台的人海和旺角地鐵站的人潮,我心甘情願做個火車人,繼續「新界」,繼續草根。


幾首近排陪我坐火車的舊歌。一聽會聽幾個站。





1 則留言:

  1. 我日日搭地鐵,但我非常憎搭地鐵.金鐘地鐵站的放工時間,只要懂得走位,其實一定可以在兩班車內上車.另外,真係有外國遊客拿出攝錄機來拍迫地鐵"奇景"的
    [版主回覆03/06/2009 21:27:00]你講開走位,我都知繁忙時間坐地鐵一定要去車頭OR車尾先上到車。於是有次 6:30 PM 0係金鐘站轉荃灣線時,懶醒冇即刻向前行去對面。而是先向右行,諗住行到月台最右面先過番對面等車。行到最右先發現原來成條路都係靠牆,根本冇得過對面。無奈地走番轉頭,想穿過人海行去向車頭,但月台通道太窄,D人塞晒0係中間,根本走唔到入去,激到我想爆粗,眼白白望住兩班地鐵開走。我足足用左成三個字先由金鐘番番尖沙咀。

    回覆刪除

跟Mirror 悲喜與共 - 記Mirror Feel the Passion Concert

入坑三年,終於可以以合理距離現場睇到Mirror 12子的演出。雖然去年有兩次機會見到mirror,分別係迪士尼Fantastic Meet活動的mini concert 同埋喺會展搞嘅12怪盗分享會,但兩次的體驗都頗災難性。迪士尼那次雖然已提早兩小時去擺位,但因係唔夠早,連鏡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