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8日 星期二

親愛的安德烈




我承認,當初對這書產生興趣是因為封面上安德烈那張頗為帥氣的照片。這書是由任教香港大學的台灣教授龍應台與她那在德國長大、現正在港大讀書的兒子的書信結集而成。初頭以為是親子書,沒多大興趣。不過意外地發現他們的書信內容也挺有趣。我也有興趣知道兩個居於香港的外地人怎樣看香港。


安德烈對香港學生有一個很有趣但又很真實的發現 : 雖然大學是用英文授課,但香港學生的英語能力並非如想像中好。他們可以用英文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但要他們用英文聊天,說說他們從酒吧聽到的一個笑話,他們便完了。他們說不出。他覺得外籍學生很難打入本地學生的圈子,可能是因為語言障礙吧。

記得讀大學時也有機會跟一些exchange student一起上tutorial,亦試過一起做group assignment。老實說,如果有得選擇,相信十個 local student 九個都唔會想同鬼一組。好多時,我地開會傾project,開頭都嘗試用英文。不過講講下,總會有人忍唔住講番廣東話,到最後先會用英文簡單向那exchange student交待她要做什麼。當然,最重要的部份一定不會交給那exchange 做的,怕他搞wor。有時份功課/ presentation 的理念、style等抽象問題好難用英文表達的。exchange student 似乎對此都見怪不怪,也就安靜地坐著等我們assign佢做野。諗番轉頭,佢地都幾慘。

有時同d exchange 上堂一齊坐,放break 時唔想靜英英咁尷尬,都會盡力搵d 野出來同佢傾。可惜講唔到幾分鐘就冇野好講。明明上堂用英文做 present 是可以的,但要用英文吹水就總係唔知點,講不出聲。直到去到澳洲一段時間先識得用英文吹水。

安德烈在和龍應台都覺得香港沒有閒暇的文化,人們在講上都是匆匆忙忙的。想在街上或商場中找個地方竭竭也不容易,只有那些大型咖啡連鎖店。

我覺等香港唔係完全冇閒暇文化,只是閒暇對香港人來說有點奢侈。閒暇的確唔係香港的culture。或者香港可以成為世界級城市,某程度上係因為香港人唔閒暇。香港人工時長,工作已佔去人生大部份時間。如果放假只係坐0係 cafe hea,或者同兩三個friend坐cafe吹水吹一個下午,感覺好似好徙。坐唔夠兩個鐘就要去行下街/ 睇下戲/ 唱下 k/ 食糖水/ 鋤下dee,總之唔可以淨係吹水咁單調。去旅行,如果一日只係走一兩個景點/ 坐cafe坐成日,感覺更是對唔住張機票。

比較深刻的一封信是龍應台提到安德烈對她說她得承認,自己有一個很平庸的兒子。問她會否很失望。我想在中國人的家庭裡應該沒有一個子女可以跟父母說這樣的話。望子成龍都係中國父母對子女的期望。但是,有幾多個做仔女的夠膽說自己可以成龍成鳳? 咁講好似好唔上進,但係香港地想打一份安安穩穩 0既工已經唔容易。仲要成龍成鳳,會唔會太辛苦呢? 會唔會做唔到自己真正愛做的事呢?

阿媽,雖然你個女大學畢業,但係,其實佢都係平庸,冇乜過人之處。佢冇本事好似徐子淇咁嫁到個金龜婿,亦未必請得起工人服待你三餐一宿,更加供唔起你住 「更上一層樓」 裡面果 d唔係人住的豪宅。阿媽,你會唔會好失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跟Mirror 悲喜與共 - 記Mirror Feel the Passion Concert

入坑三年,終於可以以合理距離現場睇到Mirror 12子的演出。雖然去年有兩次機會見到mirror,分別係迪士尼Fantastic Meet活動的mini concert 同埋喺會展搞嘅12怪盗分享會,但兩次的體驗都頗災難性。迪士尼那次雖然已提早兩小時去擺位,但因係唔夠早,連鏡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