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8日 星期日

《IntoThin Air》、《珠峰浩劫》



早前兩位香港人登上了珠峰卻被指「見死不救」成為了熱話,加上自己四月時走過了喜馬拉雅山脈的 ABC Trek,引起了我對講述登珠峰的書籍及電影的興趣,於是找來了講述1996年珠峰山難的《Into the Thin Air》中文版來讀,結果整個星期我的思緒都墮進這場慘劇裡,隨了把書讀完,還一口氣看了相關的電影《珠峰浩劫》和在You Tube 找到的一系列記錄片。簡直是上了癮。



1996年的珠峰山難之所以成為了電影、紀錄片及書籍的題材,除了因為死傷人數眾多外,最令人不解的是死難者中包括兩位當時首屈一指的世界級攀山專家兼嚮導 - Rob Hall 及 Scott Fischer。其中Rob Hall 出事前戰績亮麗,成功幫數十名客人登頂,包括了第一名登頂的香港人翟易佳,並且零死亡個案。其攀山公司亦是當時最具規模、安全措施最嚴謹最系統化的公司之一。隨著攀珠峰的商業活動愈來愈多做成登頂之路擠塞、商業登山人士及攀山公司質素良莠不齊,一些具經驗的嚮導包括 Rob Hall 自己都寓言可能會有災難發生。只是誰也沒想到,最終出事而且死傷最慘重的竟然就是往績最彪炳、安全措施最嚴密的 Rob Hall 團隊。


沒有人可以征服大自然的,尤其是珠峰這種不適宜人類前往的極端環境。再精密的科技及計算也沒有人保證登珠峰是100%安全。這場山難死傷慘重是天災,更是人禍。收了客人6 萬美金團費的 Rob Hall 不忍叫已經筋疲力盡、去年已經登頂失敗的客人郵差 Doug 再次回頭,明知已過了落山的限時仍不顧危險,把Doug 帶上山,結果雙雙死於山上,還間接累死了回山頂幫他們送氧氣的另一位嚮導及好友 Andy  ; 第一次開公司帶客人上珠峰的 Scott Fischer 高估了自己的體能,登頂前把需要下撤的隊員帶落 Base Camp,再回山上帶客人登頂,結果把自己累壊了,死於下山的路上; 登山公司之間因協調不足,登頂用的繩索在客人登頂前還未鋪好,令大量登山者在寒風中等待,浪費了時間及氧氣,導致大部份登頂成功的客人錯過了預設的限時,於下山時遇上了慣性出現於下午及傍晚的風暴等都是人為的錯誤。

Rob Hall 及Scott Fischer 都是資深的登山專家,照理不應犯上述這些可避免的人為錯誤。有分析認為隨著登山公司之間的競爭愈來愈劇烈,加上當時兩間公司都分別有記者及社會知名人士同行,所以兩人都想把儘量多的客人帶上珠峰頂,輕視了自身的能力能否應付及天氣的變化。在極端的環境裡,一個錯誤的念頭往往導致不堪切想的後果。Rob Hall 在山上不忍心拋下已無力下山的客人 Dung 於不顧,Scott Fischer也因為要把身體不適的客人送落山而把自己累壞,兩人都可以說是因為客人而賠上了自己的生命,令人惋惜。但高山無情,就算有再高尚的理由,一個錯誤足以造成了無可挽回的結局。

Image result

講述這場山難的電影 The Everest 《珠峰浩劫》於2015年上映。有人批評這電影人物太多,浪費了大卡士的演員也沒有太多驚心動魄的大場面,只見《珠峰》,不見《浩劫》。但了解過這場山難的故事後我蠻喜歡這電影的平實。跟一般荷里活災難電影不同,這不是一部英雄主義式的煽情電影,反而更像一套紀錄片,把事件儘量真實地逞現出來。整件事本來就沒有什麼英雄。片尾垂死的 Rob Hall一個人在山上 跟懷孕的太太以無線電作出令人心碎的導別那一段也拍得真挈動人。這段對話本來就是真人真事,令這場山難的結局更顯悽美。

沒有看過相關書籍或記錄片的人可能會對電影中眾多的登山者、嚮導、拯救人員角色摸不著頭腦。建議對這場慘劇有興趣的人可以先從書籍或以下的紀錄片開始。


這是事件發生一年後的ABC紀錄片,找來了《Into thin air》 一書的作者、其他生還者及 Rob Hall 的太太等講述了事件的經過。



這是由有份參與當年搜救行動的攀山專家兼紀錄片導演 David Breashears  在慘劇發生十年後找來了更多生環者及嚮導回顧當年的意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跟Mirror 悲喜與共 - 記Mirror Feel the Passion Concert

入坑三年,終於可以以合理距離現場睇到Mirror 12子的演出。雖然去年有兩次機會見到mirror,分別係迪士尼Fantastic Meet活動的mini concert 同埋喺會展搞嘅12怪盗分享會,但兩次的體驗都頗災難性。迪士尼那次雖然已提早兩小時去擺位,但因係唔夠早,連鏡仔...